时间:2017-06-21 19:56:31
广袤的华北平原,蜿蜒流淌的大运河畔,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城——沧州,宛若一颗丰腴而又硕大的果实,紧紧依偎在大运河粗犷的藤蔓上,它历经千年沧桑岁月的洗礼,积淀着独特而又醇厚的文化底蕴,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,描摹了浓墨重彩的光亮与色泽。
不妨说:沧州整座城都是大运河运来的。漕运文化历久经年的浇灌与滋养,催生出了这里源远流长的文脉传承。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,历朝历代文人才俊辈出,宛若高山峻岭,绵延不绝。从撰写《诗经》中诸多篇什文章的尹吉甫,到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《燕歌行》、刘长卿脍炙人口的“五言长城”诗;再延续至清代纪昀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、张之洞的《张文襄公全集》,以及当代作家王蒙、蒋子龙的鸿篇巨著,从沧州大运河畔走出的名人翘楚,恰如繁星闪烁,熠熠生辉,镶嵌于中华民族瑰丽的艺术殿堂,传载后世。
如果说,文人雅士的华彩辞章,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沧州文脉传承的繁茂与厚重;那么,一位以朗诵和表演书写心灵史的著名艺术家——张家声,则用真挚的情感和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,为当代中国朗诵艺术的传播与发展,描绘了可圈可点的亮丽诗篇。可以说,比较沧州历史上众多名家纯粹的诗意,文人的遐想,你当属声音的雅集,语言的巨擘,是将朗诵艺术与心灵完美融合的佼佼者!
踏着大运河岸边的茵茵青草,时光追溯至五十多年前。你作为一个回族普通家庭的孩子,怀揣着追求艺术的梦想,每日走过飞檐斗拱的清真寺,走过牛市街那泥泞而又悠长的街巷,在牛羊肉和尹家糖坊混合的气味中穿行而过。你像一朵飞翔的蒲公英的种子,被春天的和风吹佛着向着远方游离、飘动,在不断的行进与升腾中,寻找到了另外一个更广阔多彩的世界,从此便有了更加强烈的艺术渴望、更长远的目光和更加强劲的翅膀——因为,你看到了另外一片天地,和天地间另外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自己。
与朗诵及表演艺术的相知相守,是在一寸寸电波传递的时光中度过的。而张家声的名字,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演绎的人物和经典名篇的诵读也变得家喻户晓。你用朗诵和表演艺术塑造了自己卓尔不凡的人生历程,在漫长的艺术求索的桥段里,你风雨不避,不留空白,扎根人民,用心血和智慧成就了事业的灿烂与辉煌。听众的笑容对你是最幸福的回报,你用磁性的嗓音和风格迥异的解读,将朗诵艺术发挥到了极致,成为了播音界为数不多的站立者,成为了被共和国称道的人民艺术家,成为了沧州大运河畔引以为自豪的时代骄子。
时间像古运河边风晃的草丛,一浪浪泛着绿色,又一浪浪枯黄着,去了季节的远方——这是一个被放大了多少倍的迷人景致啊!在大自然的记忆中,当天边的风吹着蒲公英的种子悄然飘失后,总会留下青青的叶子和深深的根脉。因为,那属于生命的飞翔,不是遗忘,不是背叛,而是始于本真,终于本真,并从难能可贵的本真之中,绽放出自然绚丽、自然行走的花朵,化作无限的柔情回报家乡父老乡亲,回归大运河畔那一片难以割舍的皇天厚土。
当你像蒲公英的种子,带着为故土传授朗诵艺术的美好愿景,穿越浩渺的天空,荡然于苍穹之中,那缓缓飘飞的羽屑,承载着浓浓的乡情,带着一丝温暖和真挚的爱恋,你回来了,重又根植于大运河岸边肥沃的土地!
渐行渐远,渐行渐近,渐行渐远渐无书。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箴言。而你虽然已生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,却依然以成功者的淡定,真诚地俯下身子,以一阙“故园传情”传递着你的音讯,抒发着你迸发的心声和激情,以及对家乡朗诵人才特殊的呵护与关爱。
蒲公英是恬静的、安然的,它时常在大运河旁的绿草丛中迎风摇曳,不经意间便织出了令人欣喜的满园春色。而已然是耄耋老人的张家声先生,用精神和意志幻化出的蒲公英的种子,属于风,风来了,你随风而去,飞舞,飘扬,向着回归家乡的路径;风停了,你落絮生根,安然,坦荡而又不沉迷于昔日的过往与辉煌——这是你人生征途再一次崭新的开始啊,更是你生命的延续和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。
你的根脉已牢牢地钉在家乡的沃土里,碧绿的边缘和羽状的叶子向着四周无限地延伸着、舒展着,润染了大运河两岸一片盎然的春意。
归去来兮——你用诚挚的心灵重塑了又一个属于自己的形象,你的生命和健壮的躯体,重又回归到了生你养你的这一方热土,回到了令你欢愉和魂牵梦绕的大运河畔精神的原乡!
(此作品系专门为“故园传情——沧州籍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先生专场朗诵会”撰写的开篇朗诵散文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