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7-05-26 21:34:17
张学峰和他的消防博物馆梦
文/李家伟
一杆老水枪
张学峰的老家在秦皇岛,他在沧州读的大学,毕业后就留到了沧州。这些年来,他的装修和消防工程生意越做越大。两年前,一位收藏圈儿的朋友给他打电话,说收了一杆老水枪,问他感不感兴趣。
那是一杆清末民初的消防水枪,现场演示,拿一桶水来,这杆水枪竟然还能喷出20多米远。水枪被张学峰收藏了,他的收藏重心也调整到了消防收藏上。
三年走全国
当张学峰将心沉到消防收藏里才发现,消防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灭火那么简单。一部消防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。无论是消防器材,还是消防资料,还是专职消防建制的演变过程,无不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人类不断走向文明、进步的努力与成果。
三年来,张学峰几乎走遍了全国,北上广都留下了他拜访消防学术专家、消防收藏家的脚印……本是作为爱好的消防收藏让他愣是弄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,张学峰的消防收藏已经初具规模。但他没有将藏品的数量、品种当做首要收获,他说,最大的收获是因此而结识的人。上海的许先生,消防兵转业,对消防收藏情有独钟,不仅收藏,更潜心研究,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,现在成为张学峰消防收藏的重要信息介绍人;广东的李先生,专项收藏消防水枪,历时十余年,其心之痴,令人动容……张学峰说,这些人才是他这几年最大的收获与财富。
五千件藏品
三年来,张学峰收藏了5000余件消防藏品。从水枪、水车到书籍、宣传画,从徽章、臂章到头盔、服装,从警报器、报警台到老报纸、老电影……最小的藏品是邮票,他收藏了100多个国家与消防有关的邮票;最大的藏品是一辆老卡车,那是新中国最早的消防车。
只要有时间,张学峰就会埋身于这些藏品中间,整理、研究,他说,他收藏了一套《内政年鉴》,里面明确记载了国内的消防队建制。
“你看这警报器,用手一摇,现在还能发出‘呜呜’的警报声。”
“你看这水枪,其实就是利用虹吸原理,放到大水缸里朝着起火点喷。”
“这杆水枪更厉害,还加上弹簧了,就像我们现在给汽车安上了减震。”
“这银制的水车模型,漂亮吧?每个零件都能动呢。这是清朝时的礼品,从俄罗斯回流过来的。”
如今,这5000余件藏品只能寄身几间仓库里,每有朋友来访,他都要带着朋友到展室里转一转,念叨念叨他的收藏心得,同时听他一再强调“消防无小事”。
首家私人馆
在收藏界的人们看来,张学峰的这些藏品“卖不了,不升值”,可张学峰就看中了它们身上所蕴含的社会意义。为了这,他有一个梦想已经在心底发芽,那就是在沧州建起中国第一家私人消防博物馆。
因为沧州近来提出了“五城建设”,其中一项就是文化之城,而博物馆对于一座城市的文化含量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他梦想着,将来自己的这家博物馆成为沧州众多文化景观之一,分门别类地建起水枪馆、水车馆、书籍馆、徽章头盔馆、老报纸馆、邮票馆……让那些藏品勾勒出一个丰富、沉甸甸的消防,而不是标语上口号中的消防,让这座城市里的大人孩子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消防的重要性,从而珍惜生命,珍惜生活……